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上海市名中医。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3年─1983年在龙华医院伤骨科工作,师从石筱山、石幼山教授。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兼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辞海》及《大辞海》中医药分科主编,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咨询专家、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首任所长。 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在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弘扬石氏伤科学术思想,探索伤科内伤辨证论治规律,深入开展伤骨科慢性损伤疾病防治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在中医药防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损伤等脊柱病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的观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21部。先后主持、承担、完成20余项科研课题(部分已按期完成),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4项,并获部市级奖7项。申请的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经公开,进行1项中药新药的开发。目前担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5年制和7年制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的主审和主编。 曾先后应邀去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士及港台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应聘为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建立了全国一个中医骨伤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19名,指导博士后2名。2001年6月28日成立了龙华医院“中医伤科?施杞工作室”,于2003年7月通过考核,进入二期建设。并于2003年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